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因子, 并與胃癌及胃MALT淋巴瘤密切相關。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WHO/IARC)將幽門螺桿菌定為第Ⅰ類生物致癌因子, 并明確為胃癌的危險因素。
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革蘭染色陰性螺旋狀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它不是益生菌。Hp從口腔進入人體后特異地定植于胃型上皮,定植后機體難以自發清除,從而造成持久或終生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如何傳播的?
幽門螺桿菌主要經口-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傳染性十分強,常見的感染途徑包括共用餐具、共用食物、咀嚼食物喂食、親吻、不良的衛生習慣等。我國用餐習慣中公筷的使用率不高,一旦聚餐時或者家庭成員有一人感染了Hp,就可能造成大范圍的感染。
感染幽門螺桿菌有何危害?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人類最常見的慢性感染,其感染可導致不同結局:從無癥狀的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不良(約10%)、消化性潰瘍(10%~15%)直至胃惡性腫瘤(約1%),并產生相應臨床表現。Hp感染也與一些胃腸外的疾病發生有關,如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癥狀?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臨床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增加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發生率超過20%。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主要導致患者出現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出現胃痛、胃脹、惡心、反酸、消化不良等不適癥狀。因此,感染者出現癥狀時,應該及時就醫并接受正規治療。
如果出現這幾類情況,需及時就醫
1.胃部疼痛:胃部出現絞痛、燒灼痛,或伴燒心、反酸等癥狀,部分患者進食后有食物刺激痛,提示可能存在胃部的糜爛、潰瘍等。
2.腹脹:經常感到腹部脹滿,即使未進食也會有腹脹不適感。
3.頻繁打嗝:頻繁地打嗝、噯氣,提示胃動力不足。
4.食欲不振:主要表現為食欲欠佳,沒胃口,并常伴消化不良的癥狀。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口-口、糞-口等方式傳播,想要早期預防,遠離幽門螺桿菌,應該做到這些好習慣。
1、采用家庭分餐制
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飯夾菜,不要相互夾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鐘。
2、不要“口對口”喂飯
杜絕用嘴喂孩子,兒童由于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不要用嘴去觸碰嬰兒奶嘴及各種食物。有人會不自覺地用嘴唇或舌頭感知食物溫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嘗一口,這些習慣都應該摒棄。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飯前便后必須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凈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類,不喝生冷水。
4、定期體檢
家庭中有人感染,其他成員的陽性率也會增加,應定期檢查,及早防治。
如何檢測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
C14 呼氣試驗,是國際上公認的幽門螺桿菌檢查“金標準”,也是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這種檢查方法診斷準確率達95%以上,沒有交叉感染風險,只需要空腹或者餐后2小時以上,口服一粒膠囊,靜坐一會兒,然后吹氣,靜待結果就可以了。

相關檢查科室簡介
消化內科簡介
鄭州陽城醫院消化內科由門診、病房、內鏡室三部分組成,是我院重點建設學科之一,共開放床位45張,是集臨床、科研、內鏡檢查、鏡下治療、微創手術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科室。共有醫護人員20人,其中,高、中級職稱4名,多人曾赴北京、鄭州等三甲醫院進修學習,專業技術水平高。
消化內鏡室建設面積200多平方米,布局合理,環境溫馨,分為家屬等候區、患者候診區、復蘇區,檢查區等;基礎設施齊全,擁有百萬像素PENTAX(潘太克斯)系列電子內鏡9臺,PENTAX(潘太克斯)系列高清放大染色功能的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十二指腸鏡,C-14幽門螺桿菌檢測儀,德國愛爾博治療儀,AVT-4000型心電監護儀,麻醉呼吸機以及各種鏡下治療配套設備。
我科醫護人員服務熱情周到,科室管理嚴格有序,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及豐富的臨床經驗,為患者提供診療、手術等項目,解決疑難問題,更為患者就近就醫提供便利!
鄭州陽城醫院消化內鏡室開展:
1.電子纖維胃腸鏡檢查;
2.無痛胃腸鏡檢查;
3.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4.消化道息肉切除術;
5.內鏡下消化道出血鏡下治療;
6.食管良/惡性狹窄擴張及支架植入術;
7.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取石術(ERCP);
8.消化道早癌精查及內鏡下微創手術(ESD/EMR);
9.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硬化;
10.套扎及組織膠注射治療;
11.食管/胃內異物取出術等。
檢查咨詢電話
56168213
5616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