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飲食如何選擇更健康?
來源:鄭州陽城醫院 上傳時間:2021-09-14 瀏覽次數:4446次
時下節氣已入秋,氣候開始轉涼,進入“陽消陰長”過渡階段,大多數人便習慣地想到要補養。因為經過炎熱的夏天,身體耗損大,而進食較少,當天氣轉涼,調補一下身體頗有必要。但有些人不管自身身體情況,把許多補藥、補品等集中、突擊食用,稱之為“大補“的方法是很不科學的,不但對健康無益,反而浪費財力物力,甚至還會損害身體。
因此,對于秋季養生的飲食原則是既要營養滋補,又要容易消化吸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同時,換季是人們抵抗力最弱的時候,如果體質不佳就容易得病,這時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對于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于秋,肺氣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
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御過盛肺氣之侵入。
根據中醫營養學的這一原則,在秋季六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后,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恣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中醫養生學家還提倡在秋季六節氣期間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梃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甘淡滋潤
古人有云:“厚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師,三千功行從此始,淡食多補信有之!笨梢娝、淡結合的飲食,對健康是有益處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分姓f:“甘先人脾!痹谖逍兄衅⑽笇偻,土生金,肺腸屬金。甘味養脾,脾旺則(肺)氣足。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而咸味飲食則易使人出現口渴之象。
《遵生八箋》還指出:“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本褪钦f秋季氣候干燥,應適當多進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潤味干淡的食品,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秋燥帶來肺及胃腸津液不足常見的干咳、咽干口燥、腸燥便秘等身體不適癥候或肌膚失去潤澤、毛發枯槁的征象。
因此,秋季飲食應以甘淡滋潤為宜?啥喑跃哂袧櫡螡櫾锏男迈r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則可多食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以及豆類及豆制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經科學加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也可以制成佐餐或飲料食用,如蜜煎銀耳、各種新鮮水果汁等,或加工制作成羹粉湯粥,如香菇豆腐湯、扁豆湯、藕粉羹等,既有營養,又能潤燥。且瓜果蔬菜中備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秋季六節氣期間最易出現的口鼻目干、皮膚粗糙、大便秘結等現象大有裨益。
早上喝粥
中醫養生學家提倡在秋季六節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熱藥粥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其原因是作為藥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贊譽。
在秋季,玉米棒渣粥、南瓜粥、甘蔗粥、百合蓮子粥、胡蘿卜粥、紅薯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平衡營養
營養學家指出,進食食物要有多樣化,才能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制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
秋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營養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欲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特別應多吃耐嚼、富于纖維的食物。
秋季的飲食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甘、淡、酸、滋潤的食物的進食,但不可份量過大。進食時,應細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完全吸收,又能通過纖維食物保持腸道水分的作用和咀嚼,以生津潤燥,達到防治秋季咽喉干燥、腸燥便秘等不良反應的目的。
應忌苦燥
中醫學認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
《素問·五藏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臟,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痹S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
所以,《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臟之病,五味和四時之間的生克制化關系,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觀點。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苦燥。